催眠的真实经历(欢迎讨论) [转载] |
ccpp 2020-5-26 |
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16-539036-1.shtml
原作:烤糊的面包
时间:2003-09-0201:59:27
我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人,可是由于在大学时候爱好催眠和心理学(不是本专业),又让我有一些难忘的经历。自知文笔不好,一直也不敢写点什么。这次写的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人物和事件是100%真实,没有用记实的写法,是因为事情过去好几年了,写起来罗里罗嗦的怕大家觉得烦。我也是个比较怀旧的人,其中的“楦子”是我之前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有可能的话,我会让她也来侃侃。。
PS:我的催眠和心理学的资质一般,目的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识之士多多捧场~~
大家如果觉得我写的东西还是有娱乐效果的话,我会继续把一些经历写出来分享的。
楦子的噩梦
楦子是一个潜意识很强的女孩,她在心理学上是那10%极易被催眠的少数。人说潜意识强的人想象力很丰富,也很感性,大多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心理困扰。
…………
“我听不到你说什么!”,可能是因为有一个多小时没有交谈了,楦子的脸因为恐惧而扭曲,当然,和其他被催眠者一样,在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是闭着的。
当时屋子里慌的,只有我一个人,另外一个马大哈式女子,正忙给自己空虚的肚皮一点奖赏——一个特大号的冰淇淋,她不解的看着楦子,手却停不下来的给嘴里送冰淇淋。
“你在哪?”在问她话的时候,我明显的听见自己声音在颤抖。“一个很黑的地方,我害怕,我要出去~!”看来楦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卡在潜意识的夹缝里了,我慌了,但还没有觉得害怕,“只要让她想办法出来就好了吧”我当时乐观的想到。。
……………………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认识楦子是很偶然的通过朋友的介绍。和其他漂亮女孩子一样,我对楦子的印象只有“时尚,爱美和肤浅”。我们一起去DISCO,一起喝酒,一起开心。“你特象我初恋男朋友”楦子讲这话的时候我没有错过她眼睛里的惆怅。可以我的个性,一直到和她分开了,也没有给过她一个爽快的答复。
第一次给她催眠是个很偶然的机会,那天在喝完酒后,我们带着几分醉意回到我一个亲戚家里。那是一间很齐全的小公寓,由于叔叔在城市的另一头也有房子,这里,就成了我和朋友们周末的乐园。初冬的凌晨3点,不管屋里屋外都一样让人冷的发抖,再加上房间很少有人住的关系,更显的落寞冷清。进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暖炉打开,我们两疲惫的缩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频道调来调去,除了点歌节目外就是电视台的大花脸。
“我给你催眠吧?”百无聊赖的我突然记起几天前在书上看到的催眠术。“恩?”她转过脸来迷惑的看着我,“催眠?好啊,反正我这几天也有点失眠……”。看来她是误会了,以为我会给她唱催眠曲什么的=_=~~~
刚开始,我比她紧张,摇着项链的手机械的运动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不成功。“你睡着了?”在反复询问了不下10次后,我正要决定放弃,可是发现的脸色由刚开始的偷笑变的很平静,眼珠还在随着我的摆坠左右转动,只是眼皮低沉的都快要合上了,嘴唇也微微的张开,她的神情看起来极度的疲倦又很顺从,似乎在等待着我的下一个指令。我心里一喜,“可能要成功了吧?”在“命令”(催眠中与被催眠者的对话又象是在下命令)她闭上眼睛后,我开始按照书上的案例,小心翼翼的测试她被催眠的深度,在给她手臂的皮肤一点刺激和在她耳边讲了两个笑话后,确定她的显意识是已经进入睡眠状态了。
那时候我高兴的想要跳舞,可是心里又有些不太相信的成分(怕她是在跟我开玩笑)。于是有了以下的对话:
“你的名字?”——“揎子”
“你知道你在哪吗?”——“不知道”
“你知道跟你讲话的是谁吗?”——“不知道”
她的声音很小,说的很费劲,可能是第一次吧。随后我给了她个暗示,大概是说你现在和自己的思维对话,又于离的很远,说话要大声点云云。果然,在接受了这个情景之后,她的声音和神态明显的自然了很多。
“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TITANNIC!!”
(从她高兴的神情就可以看出在那个年头女孩子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
在接下来问了几个很普通的问题之后,我想看看人的潜意识是不是真的有记录历史的能力。
“你记得你5岁的生日是在哪过的吗?”——“……?”
她思考的很费力。看来年代久远的事情是要花些工夫来回忆的。我命令她看到眼前有一扇门,门的另一边就是她5岁生日的情景,然后让她小心的穿过门,回到生日的当天。。好在她的想象力丰富到做这点想象不费吹灰。。。
“你现在在哪?”——“家里的阳台”
她的声音柔柔的,像及了5岁孩童
“今天是什么日子?”—“我5岁的生日”
“有些什么人在场?”——“爸爸,妈妈,小朋友……”
她把脸转来转去,开心的数着,努力不漏掉一个。
“你们吃些什么?”——“大蛋糕!!上面还有蜡烛……”
“蛋糕好吃吗”——“好吃~!可是要先吹蜡烛啊”
她以5岁孩童的口气认真的讲到。我忍住笑的“陪”她吹了蜡烛,又已旁听的角色过了她5岁的生日,这才引导她依依不舍的穿过“门”回到现实世界来。
她睁开眼睛,困惑的看着在一旁神采飞扬的我,不好意思的说:“哎呀~睡着了”。我努力的打量着她的神情,怎么也不能把现在这个成熟的楦子和几分钟前那个有着小女孩般神情的她联系在一起。
“你不记得几分钟前的事了吗?”
看着她疑惑的表情,我绘声绘色的给她重复了刚才的经历,特别是5岁生日的一段,笑的我眼泪都快出来了。楦子的嘴张成了O型。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我怎么会记得5岁的事情呢?太夸张吧”。我建议她第二天打电话回家问她父母关于她的生日。
……
通完电话后,楦子的嘴巴和昨天一样保持O型,不解的对我说“连我妈都想了好久才回忆起我有一年的生日好像是在老房子的阳台上过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
2楼 楼主 ccpp 2020-5-26 9:23:02 从那以后。我和楦子的谈话中又多了一个项目——催眠。可能是不太甘心自己的“丑态”被我看到吧,她老是嚷嚷着要给我催眠,可是在给她折腾了她几次后,她就以我不配合他为由作罢。(其实是她自己没有用心思。半途而费=_=!!)。同时,她自己也很高兴的体验一次次的催眠历程,具她自己说,催眠中的状态就象是做了一个很真实的梦,梦里的一切又象是那么栩栩如生,上天下海,无所不能。
直到最后一次给楦子催眠,那些“栩栩如生”的场景着实给了我们一些恐怖的感觉。。
那照例是一个星期六的夜晚,楦子带了一个和我们关系都很好的女生来我家,说是要给催眠中的她做个见证,免的我老是讹她。
在照例:放松——睡眠——指令,后。楦子一如既往的开始了她的心灵之旅,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次给她设的场景是去泰国的海边晒太阳,吃椰子。看着她享受的表情,我也就放心的和旁边的女生聊天。
不知为什么,我渐渐发现楦子的潜意识越来越活跃,很多次她都公然不听指示,从刚开始的唯唯诺诺到现在越来越难把她唤醒,理由是她想再多玩一会。搞的我很多次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醒过来了。(后来才发现一方面是自己不太有经验,指示经常下的犹豫不绝)
过了一会,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我开始对正在假象世界里“度假”的楦子下了更加深入的指令——找寻前世记忆。照例经过了一番暗示,楦子不情愿的按照我的指令,开始深入的追寻到过去,我们以5年为一个标记,渐渐的楦子回到了出生前的状态。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不知道!”
楦子不耐烦的口气令我有点不安。
“你的前面有一座桥吗?”
(按照我的理解,最好以一种比较形象的场景来引导被催眠者,例如;桥,图书馆,电影。都是一些可以含盖很多信息的介质,通过让他们查阅讯息的方式不知觉的检视自己的过去)
“没看到”
楦子想要退出这个令她不安的环境了
我决定再试一下,
“你能找个人问问你在什么地方吗?”——“……”
“我前面好象有个人”沉默了一会,楦子小心的回答到
“问问她/他你是谁?”——“不知道,他/她不回答我……”
(由于醒来后楦子对太过深入的过程是没有记忆的,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个站在她对面的人是谁)
随后,我引导她慢慢的退出那个令她不安的环境。
“1。2。3。醒过来吧”
过程有点快,因为我的肚子饿了,想去吃点什么。
看着楦子慢慢变的轻松的脸,我以为她和原来一样,醒过来后就直接睡觉了。当时没料到的是。由于我这个过程的疏忽,导致了以下个大麻烦。
…………
我和另一个女生吃着消夜,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真是的,就差一点了……”我对楦子的退出多少有点遗憾。
可她却说她看得半信半疑,她以为我是和楦子串通好表演的。我们就这样在客厅里有一句没一句的讨论着,留下楦子继续在卧室里睡觉。
时间过了有一个小时吧,我回卧室拿烟,看到楦子还是以刚才的姿势平躺在床上,要知道,她一般睡觉是很不老实的。我好奇的凑上前去看。她的眼睛还是闭着,可脸上的表情却完全没有平时睡觉时的安详,反之由于不安和恐惧而有点变形。她的眉头紧皱,嘴巴嘟哝着什么。
我一吃惊,“天啊~难道她还没有醒过来吗?”我摇晃着想把她叫醒,可是她怎么也醒不过来,看样子还是在催眠状态中。
“你听得到我吗?”我大声的喊。
“我听不清楚,谁在那?”楦子很努力的想回应我的话。
“你在哪?”——“我不知道。很黑,很冷,我找不到路出去”
她的恐惧带动了我,要知道,由于我的粗心,把一个人她留在自己的思维中独自盘旋,谁知道在这一个小时中她经历些什么不愉快的回忆呢?
实施催眠者与被催眠者的关系就象战场上的士兵和指挥官,好的指挥官可以顺利的带领士兵穿过枪林弹雨达到目标。同样,错误的指令或疏忽都会让需要指领的小兵身陷危险的境地。看来,那时的我是一个很失职的指挥官。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楦子是走失在回忆中的其中一个阶段了。
(以下的对话是比较精简的,因为实际上有2-3小时那么长)
“你可以看到你前方有一扇门,找到它,你就可以出来了”——“什么也没有”
“那你告诉我你在哪?”——“一个山洞,很害怕”
在反复的指引她找“出口”不遂后。我觉得应该先要找出困扰她的是什么
“你坐在原地静静的想想,是谁/什么不让你出去?”——“……”
“是我初中的一个男同学”许久,楦子小心翼翼的说到
“他为什么不让你走?”
看来这是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卡”住她了,是什么?失恋吗?
“他要我留下来陪他,他喜欢我!”
楦子的表情先是很不安,随后在记起些什么后,她开始有种歇斯底里的恐惧了
“他死了,他自杀死的!!”几乎是带着哭腔的叫出来
3楼 楼主 ccpp 2020-5-26 9:23:23 慢着慢着,让我先把思绪整理清楚。。。
楦子的男同学(初中),自杀了。这事给了她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可是,她为什么口口声声的说他要自己留下呢?难道他们有些什么隐情吗?要知道,我对付的不是有第三者介入的灵异事件,一切都是在楦子脑海里固有的记忆,是不是楦子一直在对自己自责?
“好了,他是不会伤害你的,可是你想想他为什么要你留下呢?”
“他喜欢过我,他给我写过情书,可是我害怕,就把情书拿给老师……然后在升学考试完了以后。由于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他就跳楼自杀了……”
看来楦子把自己拒绝男同学的事,和他自杀的结果无机的联系在一起了,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的拒绝导致了男生的自杀。
“楦子,你觉得他喜欢你吗?”——“是的,他很喜欢我”
“既然他喜欢你,他又为什么要害你呢?”——“我伤他太深了……我不该把他的信交给老师的”她突然很伤心的哭了起来,我只好一边给她搽眼泪,一边继续开导她不是她的错,同时暗暗的试图分散她的精力。“看到前面的隧道了吗?跟XX说一下这里太冷了,出去外面讲吧?”——“她开始朝着那个我“指”给她的隧道前进”
“啊!”楦子突然大叫一声,整个身体由于极度害怕而颤抖。“他抓着我的脚,他不要我走!”
这时,我开始意识到如果再继续这样给楦子增加恐怖的气氛的话,她说不定会崩溃的。
“跟他说:你再不让我走的话,我会恨你一辈子的!!”我加强语气,故意恶恨恨的想要给楦子一点自信。
她照办,果然很顺利的走出了那个“黑黑的地方”。
可是,我没有意识到XX在她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在之前的恐吓后,又以一种情意绵绵的姿态出现:“他说他不能没有我,他在给我唱我最喜欢听的歌”楦子的脸色此时以没有了恐惧,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的忧郁。“他唱什么歌?你能唱给我听吗?”
楦子开始以一种和平时截然不同的声调唱起了那首歌,(我已不记得什么歌了),眼泪顺着她的脸颊留下。“他要我跟他走,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她突然淡淡的说到,“我想我会跟他去的,因为我伤他太深了”
之后的几分钟里,楦子对我的问话不做回答,仿佛正在“跟他去了”。那时的我很恐惧,想到有很多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楦子会不会就这么醒不过来?就这么永远睡下去?
我望向那个再旁边一直吃着冰淇淋的女孩,她正在饶有兴致的看着我们的“表演”,嘴里还不停的吃着东西。
我决定再试一下,我先以楦子最喜欢的东西着手,想再次引起她的注意。我试过了零食,DISCO,甚至于女孩子最热中的八卦。
其中,当我跟她在讲“TITANNIC”的时候,她的反映最大,有的没的答了我两句。于是,我断定,楦子其实是一个十分感性,喜欢戏剧色彩的人,我就此下手,由我做导演,一句句的编排了若干的“台词“,由她口述,最后传达到虚拟的XX口里。
“我是喜欢你的,可是我实在太想你了,所以就忍不住来看你……你放心,我会一个人在那边好好的……你不要再想起我了,好好的生活吧……”“他转过头,忍住泪水,头也不回一直向前走……直到,消失不见了。”(台词编的我起鸡皮疙瘩)
可是看起来这招对她这样的女孩还真有效,一看到楦子饱含泪水的脸有一点放松的趋势,我就迫不及待的将她唤醒。。。
成功了!!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口水战之后,楦子睁开了眼睛。
她面带疑惑的对我们说:“我做了一个好长的梦哦,梦到我一个死去的初中同学了……噫,怎么枕头都湿了?”
那时候我的表情一定复杂的难以形容的吧,我很想再给她讲讲刚才的经过,可是口干到我只有喘着气瞪着她的份……
…………
之后,就再没有给楦子催眠过了,她把这段经历讲给她们同事听,没人相信,别人都说那是梦。是吧。。可是只有陪她一起“做梦”的我才知道事情的真实,才知道那是一个一直困扰她的噩梦……
再之后?
我们分开了。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见面。楦子给我打的最后一个电话,她人在北京。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做那个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反复出现的梦了………………
这么说,她是应该谢谢我把她的心结解开,还是应该责备我把她的伤痛唤醒呢?
4楼 楼主 ccpp 2020-5-26 9:28:04 谢谢各位来捧场的,
的确,有些朋友说的很对,一知半解的催眠不但不能医治心理疾病,盲目的实验还会对被催眠者一定的误导作用。所以还是应该有全面的了解。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内心受伤的时候,一些人找个好朋友,聊聊天,也就过去了,那是因为他们肯把自己的内心拿出来剖析,给自己制病。
然而,不是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一样,对于那些相对内向的,喜欢把自己伤痛埋藏起来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可内心里的伤痕不会就此消逝,反而会越积越多,就象滚雪球,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所以我们说其实沉默无语的人比容易冲动的人更具有危险性,大多的心理变态案例,嫌疑人大多不露声色,表面看不出有什么不妥。
催眠不是一门特别的技巧,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给人催眠也不象下降头那么阴暗神秘,反之,是基于被催眠者与催眠者互信和良好的沟通状态。催眠师需要有比较好的沟通和说服技巧和正确的价值/人生观。
大家如果对人的潜意识有所了解的话,就可以解释很多平时看起来“不正常”的心理表现,其实那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在给你的警告。比如:梦境,幻觉/听,强迫症,功能障碍(排除药物因素)。这时候,你就因该好好检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妥了。
催眠的状态其实就是你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话的过程,催眠医师起的作用其实很小,不外乎是一个旁听者,在你自己觉得困扰的时候给你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在国内,找心理医生不是很普遍,其实,有经验的心理医生大多数时候是不说话的,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听你说,在有必要的时候给予意见或矫正。催眠一直是一个在治疗时被认为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可由于功效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人的大脑也太过复杂,在现行的医学界还不能找到很合理的解释,一直被当做是边缘学科。
同时建议大家多找些有关的质料来看,不要老是以一些神鬼及非自然的现象来解释自己的反常,强硬的认为自己“心理没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心灵阶段。
PS:喜欢“瑜加”(YOGA)的朋友可能会有很深的体会,那其实就是一种人的自我催眠放松。
国外有一种集体催眠的教室(合法的),提供大家一个机会由专人带领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和分享治疗中的心得。
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有朋友提出我当时对楦子的做法不太负责任,这点我承认,我在没有被提醒的情况下以孤军一掷的气势想要解决问题(一般在催眠前,催眠师都会与催眠者有个大概的沟通,知道要解决问题的范围)。
那些恐怖的幻象是楦子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我相信没有外界的干扰,在那个时候以最直接的方法出现,我相信,要治疗自己的心结最好的的方法是直面它,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当时的我催眠的经验和对楦子的了解不是很深,又由于在沟通的环节上有误,导致楦子内心深处的伤疤在不恰当的时间被揭起,可是我又没有太有效的解决方法。这点是我的不足。可是转过来想想,那些回忆在没有适当解决的一天都是一个困扰她的噩梦。
庆幸的是那次的结果还是圆满的,楦子治愈了她一直以来的伤痛。只是我以后再也不敢那么卤莽粗心了。。。。
PS:有人说如果楦子醒不过来的话会怎么样?其实……我也不确定,应该会变成植物人状态吧(因为她的显意识已经进入睡眠了)
“不骗你”很强啊~~~
催眠呢~~~其实……要讲很久捏,不是几句话就讲得清的,SORRY,我会找相关资料贴出来的:)
好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给自己催眠?下面一个方法可以检测一下你的潜意识有多成熟—
道具:白纸一张,笔一支,挂坠一个
OK,下一步……
在纸中央划个十字,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方便自己注意力集中)
下暗示语,闭上眼睛认真对自己说:我相信大脑中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就叫“他”—XX的分身吧),试着和“他”交谈一会,进一步激活他的活动状态。
把挂缀悬于纸的上方(十字原点),开始指定规则,例如:是—左右摇摆;不是—上下摇摆;不知道—顺时针转动;不想回答—逆时针转动。
先试一遍,在排除了自己的主观因素以后,如果挂坠能不自主的摇摆,就证明你在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了。
说些什么呢?
你可以问“他”自己的一切心理问题,如:你有在我学习的时候帮我吗?你觉得我在X件事情上处理的方法对吗?
建议你在开始催眠他人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潜意识吧:)
PS:不是每个人的沟通都会很顺利的,有些是不成熟(潜意识),有些是沟通不顺利,多试几次。。。。
有过静坐或YOGA的朋友可能会比较顺利:)
5楼 楼主 ccpp 2020-5-26 9:29:41 回复:lfjugqph
你可能会错意了,我开这个贴的目的,不是要在鬼话普及催眠术,也不存在教与学的关系。
我的本意是和对心理学有研究的朋友一起探讨一些人的心理现象,由于一个人的认识实在有限,大家一起讨论的话就可以取长补短。
首先,我自己也和很多鬼话的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疯狂相信鬼神乱力的少年时期,也为找不到一些奇异事件的解释而盟思苦想过。可是自从我接触心理学领域后,很多原来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其次,我同样也不赞成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的开始对他人进行催眠(参照我的第一个经历),我有过教训,贴出来不是要吓唬大家,而是给大家一点警告——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催眠,情况是会变的无法掌握的。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回应大家要学习催眠术的原因,只有在全面了解了以后,才有安全的保障,才能顺利的发挥催眠的效果。
自我催眠不一样,那是让你在不通过外界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内在潜意识存在的方法。人的潜意识从出生就存在,由于大多数人不了解,他的功能一直被忽视,只有正视他的存在,才算保健自己心理的第一步。
最后,心理学不是一个危险的学科,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很优越,可是内心世界却很贫乏。这就是为什么XX功/XX法在国内这么有市场的原因了,如果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科学论证的态度来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灵异事件”,就不会出现盲目相信满天神佛的情形了。
PS:我对积极的信仰是完全赞同的,自己还处在找寻的阶段。
还有,你所说的“简单的引导术”到是我没有接触过的,能不能详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