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己了解的一些奇闻异事,部分是亲身经历~  [转载]
ccpp      2020-4-16
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16-1663887-1.shtml
原作:非得更搞
时间:2017-01-1611:00:55

  年过三十,对世间事情的看法与过去有了明显不同。
  按理说生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本应对一些人一些事一笑而过。
  但过往的经历中,总有些是无法忘怀,无法参悟,无法解释的。
  今日开贴,将这些往事简单记下,留待今后慢慢回味参考。
  即使未来也无法获知答案,权当记录宝贵的人生经历也是好的。
  帖子中的大部分事迹来源于真实事件,其他一些也是从亲朋好友口中得知,楼主保证绝对不录入毫无根据、天马行空的事情,各位可放心。

  故事一,坟冢生灵芝,强挖滋祸事
  这件事发生在楼主上小学时,事件影响却绵延此后数十年,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事情蹊跷离奇,感慨良多。
  我的老家,是在鲁中地区的农村,93年那会刚上小学,母亲当时也在我就读的小学当老师。记得当时村里修路,建粮所、修大队房舍、护堤抗涝等事都是集体一起,每家出工出力,村委人员、教师还得带头上。那时候的人们,思想还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一般都是村委号召做什么,下面村民也没有太多意见。
  唯独有一次,出了岔子。
  那年赶上合村(原本两个行政村合成一个),因为地理位置相对靠近,中间仅隔着一条路,我们村就和路西的村子合成了一个,原本村子里有8个大队(行政单位,每个大队有十几户或几十户人家)也顺势扩展成了12个。既然大队多了,公务用地也就多了,于是村委决定征集路西村子原本属于孙家的一片坟地,改建成公务用地。农村人,祖先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谁动了自己的祖坟,是可以和对方玩命的。孙姓的家人看到祖坟有难,当即跳了出来,坚决不同意!但是村集体做的决定也是很难违抗的,后来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很多坟头平的平,迁的迁。
  就是在迁坟的那天,出了一档子事情。
  第二天早晨,准备来迁坟的人们突然发现,其中一座孙家坟头上,竟然长着一株灵芝,细看还发现,灵芝旁的还有一株火红的朱果摇曳欲坠,两条细蛇,一青一白(据说)在灵芝旁往来盘绕。众人哪见过这种景象,当即傻眼了,不知如何是好,村支书听闻后跑来看,也是有些不知所措。原定的集体劳动只好暂停,村委将事件很快反映到了乡里,甚至都惊动了县里。
  很快,县里来了两辆车,一行数人将灵芝、朱果和蛇,挖的挖、刨的刨、抓得抓,全都一股脑的拉走了。孙家主事的一个老爷子,听说这件事后,气的嚎啕大哭,直说“风水坏了!要倒霉呀!”这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据说还登了报纸。
  我那时刚上小学,也是听老妈和老爸谈论时才听懂几分。当时也没在意,就是听个新鲜。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巧合,也许真是孙家老爷子的担心总算应验了。孙家的祸事在随后的数年间,接连不断。
  起初是村西头其中一户孙家出事,年近五旬的孙老师,也是我妈妈的同事,得恶疾去世。接着孙老师的二儿子,有一年夏天和朋友游泳,一个猛子扎进去就没再上来。再有另外的孙姓人家,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接二连三去世了好几口人。短短几年时间,本来是村里大姓的孙姓人,竟然逐渐式微,落得人口凋零。
  村里的老人后来私下里讲,都是当年孙姓坟头被毁,尤其是灵芝、朱果等吉祥物被铲,祖坟破了风水,才导致了后来发生的事。人们大多仅是猜测、唏嘘,真相如何,谁又能知道呢。


  故事二,路灯应声落,走路需当心,心生警兆时,务必要警惕
  初三那年,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想起来,有时候还会脊背发凉,暗自庆幸。
  那时候学校离家远,没办法走读,只能住校,每周六上午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周天下午返校。每次得骑行一个多小时,往往十一点多下课,临近一点多才到家。每周六的上午课是最难熬的,大家都想回家想疯了,听课时都有点心不在焉。等到下课铃一响,全都拎起早已收拾妥当的书包,一窝蜂地冲向自行车棚。
  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将书包挂在右车把上,推着车子,哼着小曲往校门口走。心情美丽的不要不要的,临近校门时,一个熟识的同学给我打招呼,我便停下跟他聊了几句,当时的停的位置正好是学校的一个路灯旁,那会的路灯既高,灯罩又大,平时晚上投射的灯光很亮。
  和那家伙聊着聊着,我胸口突然突突急跳了几下,那感觉特别不舒服,没来由的感觉不能再聊了,我得赶紧回家。对方似乎也看出我表情有异,也招呼往校外走。
  我推着车子,刚迈出两步,就听到身后“咣”的一声巨响!吓了一跳的我,急忙扭头看,当即目瞪口呆。就在我两秒钟前站立的地方,正躺着一节粗重的灯罩,灯泡也摔裂了,地上腾起少许尘土。
  很难想象,如果当时我晚走两秒,会是什么场景,或许我连想象的机会都没有了吧。
  自那以后,我对警兆这个词有了别样的理解。人在遇到危险时,尤其是即将遇到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往往会心生警兆,这时候千万不要大意,多加小心注意,总没有错的。
评论




2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4:53:34
故事三,荒野将军墓,浑水走蛟龙
  我们老家地方偏僻,经济落后,属于那种最籍籍无名的地区。但县志上记载,其实在古代,我们这片穷地方还是有些名气的。诗经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九皋就是指的老家的皋山以及中皋、东皋、西皋、泗皋等九座原是汶河宽广水域中的高地。另据《史记》载,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遂就是指的我们老家。(相关介绍,有心的朋友均可自行查找)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引出接下来我要说的故事。
  上小学那会,我还是很调皮的,总会找借口溜出课堂,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弹弓、偷苹果、掏鸟窝。这些事是属于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有时想想现在的孩子也真是可怜。书归正传,当年和我最铁的一个朋友,小名叫海员。我们俩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死党,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关系。
  我童年中的很多事,都是与他有关,这个以后慢慢再讲。单说有一天下午,我俩又感觉无聊了,上完下午第一节课,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溜了出来。小学后面就是农田,校园的后墙有一截比较低矮,我们俩为图省事,经常从这里直接翻了出去。
  出了校园后,感觉天高地阔的我们,一阵撒丫子疯跑,沿着一条自南向北的小道,先是跑到水机房(农田浇水的机房)玩了会。觉得不过瘾,又走走停停转悠到了河堤根。
  临近河堤的几块田地里,耸立着大大小小的坟包,平常日子小孩是不敢去玩的,我们俩一来互相壮胆,二来对这里也比较熟悉,那天就没有太多顾忌,私下里认为只要不离那片坟地太近就行。
  走着走着,海员眼尖,突然指了指不远处说道:“顺子,你看那是啥?”我扭头看过去,那里就是一片寻常农田,挠头道:“没什么啊!你看见啥了?别想吓我啊,这可是白天。”
  海员摆摆手,示意我一起过去,我心知他可能发现了什么,好奇心也被撩起来了,跟着一块走了过去。
  走到近前细看才发现,原来是两座石塑,一头脑袋圆滚滚的,形似老虎。一头生着两只角,有些像山羊。我和海员面面相觑,均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按道理说,村子周围都被我们跑遍了,地貌情形不敢说了如指掌,也是十分熟悉的了。这两尊石像,就像凭空冒出来的,我们之前丁点印象都没有。
  “难不成是前两天的大雨,冲刷掉泥土露出来的?”
  仔细查看了四周,接着又有了发现!石虎旁边,泥土掩埋处,露出一块石碑的边角。我和海员都是好奇心旺盛的主,当下二话不说,手挖、脚踢把上面覆盖的泥土收拾干净了。石碑的剩余部分很快就露了出来。石碑很大,周边刻有云纹,上面隐隐约约写着某某大将军云云,限于当时我俩年龄较小,识字不全,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回忆起碑刻内容,但上面的大将军三个字记忆尤为深刻。
  长大后,翻看相关史料,才知道貌似宋代时老家出过一位姓宋的灭辽大将军,曾经独自率队冲入入侵宋朝的辽军大营,取得了傲人的军功。其子也因战功彪炳,同样获封“大将军”。但儿时,我与海员发现的那座墓碑,以及石羊石虎是否是这位将军或者他儿子墓冢所属,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说的是,这件事过去之后,竟然引出了后面的一件事。
  我们村与北面的大中皋仅有一河相隔,两个村子往来必须经过一座矮桥。那矮桥既矮又不牢固,仅靠几只石墩支撑,每逢河流上游发大水,往往河水横溢桥面,行人车辆无法通行。


3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4:55:06
遇到洪涝灾害,小桥动不动还会被冲垮。但是这座桥毕竟在当地起着连接南北的作用,不仅位置重要,而且地位崇高。
  关于这座桥,老人们总会既敬畏又无奈,我们这些孩子起初并不清楚长辈们的心态,每次想去桥附近玩,必被大人们斥责。人往往就是这样,越得不到的东西,越心痒难耐。越不让我们这群孩子去玩,我们就越渴望偷偷去。
  事情大概是发生在我和海员发现将军墓的几个月后。
  那时候应是夏末,天气还是很炎热。那时候穷,农村还没建集体浴室,洗澡很不方便。为了去去暑气,不少大人们都跑去村北河里洗澡。当然,那时候河水还没被污染,清澈的能看见河里的游鱼。
  我们这帮小孩一看大人们可以去,为什么我们就不行?于是趁大人不注意,也都偷摸地跑去河里洗澡。有些胆子大的,就趁机游到小桥附近玩耍。出事的那天,也是个下午,一共是五个孩子,其中两个是五年级,剩下三个是四年级。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个周末。街上突然有人喊,出事了,有孩子掉河里了!然后,全村好多大人都乱哄哄的跑去救人。后来只活下来两个人,被河水吞没了三个。据被救下来的俩人中的其中一个事后回忆,当时他们几人游到桥下时,在经过第二个墩子处,突然其中一人大喊救命,身子快速往下沉。另外几人赶忙过去拉他,也瞬间感觉身子像被什么东西缠住一样,被用力往水里扯。两个五年级的力气大一些,逃回了小命,可怜三个低年级的,最终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村里的老人们这时含着泪说,这桥底下以前就淹死过人,那桥墩子底下有个深水洞,里面藏着一头蛟,每过几年便会出洞拉人,那里的水流比其他地方都要湍急,以后万万不可再靠近了!
  我们也是经过这起事故后,才终于产生了对小桥的恐惧感,不再偷偷靠近。
  后来,每逢在桥上路过,我都会不时的瞥两眼桥下方的第二个墩子,果然那里河水的颜色更深一下,而且即使是遇上大旱,其他河床都露出泥了,那里也如同老人们讲述的那样,依然是幽幽的一滩水湾,从来没有干涸过。


  将军墓和蛟龙洞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桥底下淹死人的两个月后,我和海员又跑到将军墓去玩,却不曾想,在石塑旁发现了几件小孩衣裳,看大小样式竟然莫名的让我俩联想起不久前的那起溺水事故。两个人当场就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从那以后很久也没有再回去过。如今想来,或许那仅是我俩的过多联想,也许仅是哪家无聊乱扔的无用衣服罢了~
  

  故事四,活神仙指点黄金磨,泗皋山锁住贪婪人
  夜了,再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当地的传说,这个不是真人真事,仅是传说。
  传说很久之前,我们村里有个极穷的人,名叫刘老四,人称刘老实。刘老四爹娘死的早,自己又老实,没有太多生活营生技能,穷的快要无米下炊,揭不开锅了。有一天,到了饭点,他腹中饥饿,又看看自己家徒四壁,无粮充饥,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正在这时,就听见门口传来当当的敲门声,老四止住眼泪,赶忙过去开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
  只听老翁说“这位小兄弟,我从远处逃荒过来,路经此处,实在是饿得走不动了~麻烦你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老四一听,眼泪又掉了下来。“老丈,不是俺小气,不肯给你吃的。只是家里真是半点粮食也没有了,我也至今还没吃饭,实在是没有办法呀~”
  老翁听了也不生气,只是问老四:“如果你家里有吃的,你会怎么做?”
  老四闻言愕然,心想这老翁问得问题着实奇怪,当下也没有多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如果现在有块馍,肯定也掰给你一半,可我的确没有半点吃的啦!”
  老翁点点头,笑道:“小伙子,我看你人很实在,就给你指点个发财的路子!从这往西走,十二里外有个泗皋山,每逢十五月圆之夜的凌晨十二点,山腹就会打开,里面有个磨盘,只要用力推磨,就能磨出黄金来,今晚恰逢十五月圆,你按照我说的去推点黄金补贴家用吧!”
  刘老四闻言大喜,对老翁纳头便拜,却被老翁伸手扶住,只听老人家叮嘱道“切记,一定要在早晨六点,雄鸡打鸣前出来,否则山体合拢,神仙难救!”
  刘老四连连答应,再想跪谢老人时,却发现老翁已经不知去向了。眼见于此,他方才知道自己遇到了活神仙,心里又惊又喜,连饥饿都暂时忘了。
  好不容易挨到半夜,刘老四早已赶到了泗皋山,十二点整,只听咔喇喇一阵巨响,黑暗中泗皋山山腹大开,里面透出宝气四射,瑞气千条。刘老四赶紧迈步走了进去,果然看到了一台黄金铸就的磨盘,他欣喜若狂赶忙奋起力气,用力推动磨台。隆隆声响中,黄澄澄的金粒子随着磨盘转动狂洒而下。
  刘老四眼见如此,心里乐开了花,使出了吃奶的劲,用力推着磨盘,不知不觉地上的金粒子越聚越多,老四也是浑不觉累,越推越精神!完全忘记了老翁对时间的提醒,等到外面天光微亮,刘老四这才猛然想起老翁的提醒,这才赶忙盛装地上的黄金。眼见天光越来越亮,刘老四一边担心关闭的时间临近,一边又想多拿些金子,动作更是加快。
  就在这时,村里的雄鸡,终于发出了第一声鸣叫!刘老四,最后抓起一把金粒子撒腿就往外跑,可惜为时已晚,只听得泗皋山轰隆巨响,山体重新合拢,把刘老四永远封在了山腹中!
  虽然这仅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传说,却是在惊醒世人:切莫贪得无厌!据说如今半夜行走在皋山附近,仍能隐约听见类似推磨盘的声音~


4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4:56:15
更正:故事三中的荒野英雄墓,经查其中的宋朝灭辽大将军,应该姓武,名曰武进,并非姓宋。
  

  故事五,平林建校布学识,点灯守夜闻哭声
  我们村的小学,也是在坟地上改建的。有一年,学校里组织种树,多处还曾挖出过人骨,不过那会孩子天性爱玩,再加上白天人多,均不觉得有什么吓人可怖,有胆大的还拿着挖出的大腿骨挥舞戏耍。
  今天说的事,是我的堂哥经历的事情。他比我早几届,那会因为学校新建,校领导担心学校物资被偷,便要求五年级的学生晚上值夜。因为那会还是小学五年制,所以没有六年级生。


  话说那会是90年左右,没有现在的老师家长对孩子那么娇气,均下意识的认为十二三岁的孩子就是大孩子了,晚上值夜就值夜吧。
  于是,当时已上到五年级的我堂哥,就很倒霉的赶上了。
  由于那会条件艰苦,学校也没有传达室之类的,学校正门就是两扇红漆大铁门连着低矮的围墙。围墙外有一个大土堆,属于那种黏土,拍实了以后很结实。将土堆面向正门的方向挖开,草草修葺了一个仅供两人团坐的土洞,这就是晚上值夜的居所了......
  那晚堂哥和另一个男生,一共俩人奉命值夜,拿着学校分发的几根蜡烛,还有家里带来的一床薄被。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起初倒也不觉得害怕,相反还感到颇为刺激有趣。
  等到入夜以后,四周渐渐静了下来,偶尔从树冠、草丛处传来鸟鸣虫叫。堂哥和同学心里就有点紧张了,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配合周围的环境,总是会胡思乱想。
  我私底下以为,他们俩真算是不错的了,如果把我摁在那,守上一晚,我非得吓尿了不可。
  等到月过中天,那天夜里突然升起了阵阵薄雾,堂哥和同学本来正聊着天,突然眼瞅着旁边的蜡烛火苗突然摇曳了几下。
  “怎么起雾了?”堂哥同学嘀咕了一声,堂哥也有些纳闷。俩人伸手护住蜡烛,省得被风吹灭。这种时候没有电灯,小小的蜡烛就成了两个人胆气的重要来源。
  就在这时,堂哥突然抓住了同学的手,低声道:“嘘,别动!”堂哥同学一惊,小声问:“咋了?”
  堂哥表情有些难看,“你听没听见,好像有女人哭声!”
  堂哥同学脸都绿了,“你可别故意吓俺!俺胆小!”
  “我吓你干嘛,你自己听。”堂哥也有些紧张,手心里汗都出来了。
  洞外雾气渐浓,堂哥同学支起耳朵,听了半晌,疑惑地道:“没听见声音啊!”
  堂哥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我听的也不是特别真切,反正就是断断续续的。”
  两个人互相安慰着,战战兢兢一晚上,愣是没合眼睡觉。
  第二天,堂哥就把值夜时听到女人哭的情况反映给了老师,没想到老师听到后,脸也有些发白,原来前一晚的两个同学值夜,也隐约听到了女人哭声,但校方为了防止值夜学生恐慌,就秘密封锁了消息。
  堂哥说,事情发生后,学校紧急召开了一个简短会议,会后宣布,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精力投入第二天的学习,就把值夜这档子事给撤销了......
  再后来,因周边农户建新房,学校旁的黏土堆碍事,给挖走推平了。又有农户为了图方便,将田里的玉米杆立在那,一捆一捆的。那年夏天,不知道哪个淘气包,扔了个炮仗进去,玉米杆给撩着了,众人泼水填土救火,又在原有的黏土堆处挖出来两根森然白骨......


  故事六,电闪雷鸣恶人慌,背上孩子躲藏忙
  这事说的是我们邻居,姓就不提了,反正在我们老家稍微一打听,村里人都知道。
  我们家东邻居,原本住着一位岁数很大的老太太,后来老人家过世了,不知什么原因,宅基地落到了这家人手里,从此这条巷子就热闹了,每天他家里都是鸡飞狗跳,各种奇葩事不绝。
  东邻居一家原本是五口人,老头和老太太,膝下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太太人有点呆,生的这些子女也不知什么原因,不仅儿子心智不全,二女儿更是傻姑娘,无论寒暑都是穿着同一身破衣服,在街上转来转去,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大女儿虽然不傻,却是出了名的恶婆娘,这故事就和他大女儿有关。
  老头还能走能动的时候,说话还算数,大女儿暂时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只是每天和父母吵吵,赶老头的儿子出门打工。后来,大女儿结了婚,找了个身材瘦弱,个头不高的上门女婿。婚后不久,大女儿就生了个儿子。原本好好的日子,正儿八经地过就是了,可这大女儿终究不是省油的灯,她见女婿人老实,嘴又不利索,便常常欺负他。有时候因屁大点事也能白天吵到晚上,老头又护着自家人,有时候吵得凶了,上门女婿得面对他们一家人的唇枪舌战,苦不堪言,没过几年就得了恶疾,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这女婿落得如此悲惨,村里人无不叹息,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女婿老家。
  我还记得那年,他家女婿刚过世不久,女婿的家里人在一天夜里赶来十几口人,拿木桶盛了大粪泔水等秽物,将东邻居一家揪了出来,拿瓢子给大女儿连泼带灌喂了好几勺。

  对方明显是来为女婿出气的,巷子里好多人心里都清楚,因此即使看到了,也没法过去阻拦。
  这事过去后没多久,老头子也病了。原本老头体格还好的时候,大女儿还不敢太过分,现在老头身体不行了,走路必须得撑着拐杖,而且还摇摇晃晃。大女儿感觉老头不能干活,成了累赘。每天横眉冷眼,呵斥来呵斥去,还不给吃的。我妈有次见到老头饿得不行,趴在猪食槽那用手捞吃的,心里虽然也觉得老头以前做事挺不地道,但现在下场也够惨的,心里觉得他可怜,就忍不住给他递了几个馒头。没想到,大女儿见到后,等我妈转身回家后,劈手给老头将馒头打掉了。不少人听说后,气愤不已,当面说老头大女儿,“你这样做,会遭天谴的”,她却不以为然。
  又过了一阵子,也许是饿的,也许是气的,老头的眼睛也不行了,看不见东西。大女儿眼见如此,干脆将老头和呆傻的二闺女被撵到了西边土墙垒就的老宅去住,而且不允许老太太给俩人送吃的,目的是想活活饿死他爷俩。
  老头的儿子听说后,从外面工地连夜赶了回来,那几天夏雨连绵,据说老头儿子见自己爹和妹妹俩人相依为命,躺在老宅饿的都走不动了,当即就掉下泪来。他儿子推了推老头,发现老头不动弹,以为已经死了,正在这时,却发现眼里爬出几条虫子,原来是老头眼疾恶化,又没人照料,天降大雨,竟然眼珠已经腐烂。然而老头其实还没过世,老头儿子跑去医务所买眼药水,众人才知道了这事,遂对大女儿的恶毒程度的认识又提高了。
  想想真是作孽啊!
  小乡村的夜话,很喜爱,看看也赞您楼主哇!最爱朴实无华的山村人们讲一些小故事,那是生活的口口相传也好个人经历更有看头呀。


5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4:56:57
又过了些时日,老头还是过世了,呆傻的二女儿却活了下来。气死了老头子,大女儿似乎气也顺了些,便允许二女儿回家住了。老头的儿子害怕大女儿,嘴又不利索,理论了几次,均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家呆了几天,处理完老头后事,又出去打工了。
  我们这些邻居慨叹这家人的是非之余,也都以为起码今后能安静一段日子了。没想到,后来的事情更是令人无语。
  接连的几个月里,东邻居家门口经常会停放着颜色各异的小面包车。而且晚上经常在能看到大女儿招待一些陌生人。然后每每这时候,二女儿都会消失一段时间。
  后来,这家老太太忍不住向众邻居诉了苦水。原来是大女儿在张罗着给二女儿招女婿,众人起初想,这大女儿怎么转性了?开始考虑自己妹妹的终身大事了?
  事实证明,我们真是想的太天真了。
  原来,大女儿在通过为妹妹寻夫家去谋取利益。短短的半年时间,她竟然为自己妹妹谈成了数家亲事,男方不是痴傻就是有缺陷,或者是年老的光棍......她竟然拿自己的妹妹当做变相的交换物,来收敛彩礼钱。而且已经做成了这么多次,果真是生财有道啊!二女儿屡次又被送回来,一则是因为人实在痴傻得厉害,根本没办法过日子。二则是没有生育能力。对方既然达不到目的,自然不愿意供养这样一个傻姑娘。
  邻居们都说,这大女儿这么折腾,昧着良心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理应该遭报应!你还别说,这一天真出事了~
  时间来到了冬末春初,这一日,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冷风呼啸。
  北方的冬天,经常下雪,即使是下雨也几乎不会打雷。但就是这一天晚上,寒风凛冽中,天空雷声大作,电气纵横。
  不少人都觉得诧异,“怎么冬天打开雷了?而且这雷声听着跟在耳朵边似得!”隔着窗户,大家争相看个究竟,就发现天空雷云滚滚,雷霆闪电道道不离东邻居家的屋顶,电闪火花几乎是贴着他们家屋脊劈过,那场景就跟放5D电影似得~
  惊得看热闹的众人,连忙拉上帘子不敢再看。不少人能听到东邻居大女儿,惨嚎着尖叫自己儿子的名字。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了,云散了。东邻居房子后面的道路上,散落着不少破碎的瓦片、玻璃......后来接连几天没看到那大女儿出门,众邻居纷纷猜测,可能人已经被雷劈死了。
  后来事实证明,虽然东邻居大女儿人没事,但跟之前的张狂恶毒比起来,人变得老实了很多。
  据问过他儿子的邻居讲,那晚大女儿听到雷声后,第一时间跑去自己儿子房间,将儿子背在了后背上,这才躲过一劫!至于事实究竟如何,旁人也只能猜测了。
  这件事警醒我们:做人还是应该有道德底限,应该有所敬畏!如果不停作恶,小心头上三尺有神明~





  故事七,神龟下界兴风浪,受罚驼岛数千年

  之前的故事说起过,我们村北面有条河,这条河既是我们村与北面大中皋村的分界线,也是我们县与邻县的分界线。
  而这条分界河就是山东省内最大的倒流河大汶河,古称汶水。中华大地,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流,大汶河恰恰相反,由东向西奔流不息。
  这里面就有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要说起这个传说,就不得不先给各位介绍下,我们当地的一位名气极大,香火绵延数千年至今依然极盛的神仙。她就是碧霞元君,道教尊其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我们当地多尊称她为“泰山老奶奶”。祖庙就在五岳至尊的泰山,其他地方如北京、山西、河南、陕西等也多有祠庙。
  有关泰山老奶奶的传说,在我们当地可说是数不胜数,这个容我以后再讲,今天单说其中一件。
  话说碧霞元君赴蟠桃盛宴,席间眉头一皱,顿觉家中有事,于是辞了众仙,回家细看。原来是自家养的宠物—神龟撞开了泰山附近的瑶池,一路西去。所到之处洪水肆虐,只见汶水中游的皋山只露峰顶。碧霞元君好生气愤,对自己豢养的神龟大喝一声,还不快快到瑶池受罚,龟听主人训斥,腾云驾雾,回到瑶池,汶水既降,但大水过后留下的淤泥之类的东西犹悬挂在皋山及周围众山的山腰,“泗皋山上挂淤柞”,是当地群众对洪涝灾害等自然现象的恐惧的一种形象写照。这里神话性地解释了“大汶河”向西倒流的原因。
  这是其中一个版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结局。话说碧霞元君发现神龟作乱,祸害的百姓生灵涂炭,尤其是汶河流经地区,更是洪涝严重。于是便命令神龟将一片受灾严重的低洼地势给驼了起来,背在背上。
  据传,被神龟托起来的就是我们河北面的大中皋村,从此以后无论河水如何上涨肆虐,大中皋村的地势均会随着抬高或下沉,自如应对。就像浮在湖面上的莲蓬,既不沉没,也不受淹,这就是由于其底下的神龟所起的作用了。
  关于泰山老奶奶的传说,后面还会陆续提到,她老人家的神迹,我们家就曾体会过,当真是灵验无比,这个后面文章中还会详述。


6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5:12:05
故事八,娘娘显威,鸟巢挪位
  再讲一个泰山老奶奶的传说,这个来源于真实事件,相关报道均可查~
  2004年8月,北京为迎接奥运修筑鸟巢时,原计划周边的建筑物均需拆除,其中就包括朝阳区大屯北顶村的北顶娘娘庙。这座庙北邻水立方,东临鸟巢,按道理是必须拆除的。但就在准备拆除的那天,几个工人奉命刚刚拆除庙门,突然昏天暗地,狂风大作。
  摘录部分当天的报道如下:“一股旋转的黑色风柱在半空中席卷了整个"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工地,风柱有七、八米高,三、四米粗,旋风卷着黄沙将工地围栏的铁皮卷起十几米高。狂飙把刚刚建好可抗7级风力的临时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整个建设工地夷为平地,现场陷入瘫痪状态。44名工人受伤,2人死亡。”据传有录像可查,有心的朋友可试着搜一搜。
  据气象专家称这场百年不遇的突然刮起的圆柱形怪风为"尘卷风",但在北京的气象资料中,没有过"尘卷风"的记载。就是说,没人知道这风怎么来的,只是人工安个名字了事。
  遇到这种场景,当局也慌了!于是决定"保留这座具有文物价值的明朝娘娘庙,并拨款重新修复",为此,"鸟巢"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被迫"向北移了100米。

  图为北顶娘娘庙的介绍,可能有朋友会问了,关于碧霞元君,楼主已经介绍过了,便是泰山老奶奶,明目元君和广嗣元君又是谁呢?
  民间供奉时,通常是碧霞元君端坐中间,身后有两位侍女手执长柄伞侍立,左位神座塑有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右位神座塑有子孙圣母育德广嗣元君,后人有将三位元君尊称为“泰山奶奶”、“三霄娘娘”、“泰山娘娘”。
  作为主神的碧霞元君,道经上称之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为九州道教当中最重要的女性神祗,与海洋之神妈祖娘娘,并称为“北碧霞,南妈祖”。
  北顶娘娘庙是帝都著名的“五顶八庙”之一,由于碧霞元君的祖庙在泰山之顶,因此移到北京后的分身,仍相当于在泰山顶上。
  想想,碧霞元君她老人家,位列天仙,千百年来受凡间香火,就连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之时,免不了都要拜上一拜,这是何等尊贵!
  写到这里,另外向大家提一句建国以来九州四大风水灵异事件,分别是著名的“北顶娘娘庙事件”、“魔都高架盘龙柱”、“天府之国镇水神兽”以及“帝都5号地铁改线事件”。相关报道,有心者可自查。


  大风中两名工人昏迷不醒,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原本医生查看后说已无心跳,宣判两人已亡故,结果后来两人莫名其妙得又醒了过来......
  可想而知,泰山老奶奶仅是警示妄图拆庙的人,而并非去伤害人们。



  为防大家混淆,贴一个区分泰山老奶奶和三霄娘娘的说明: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因坐镇泰山,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另外,还有琼霞和云霞。宫内原有木雕三霞女(碧霞、琼霞、云霞),相传是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其中碧霞女被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下嫁西海王,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泰山奶奶。泰山行宫供奉的不是三霄娘娘。
  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为财神爷赵公明的三个结义妹妹。她们执掌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圣、诸侯、天子等,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现也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现今紫霄宫父母殿内供奉有三霄娘娘。头戴饰宝凤冠,身着华丽服饰,面容丰润慈祥,各持宝物,文雅端坐。

  关于泰山老奶奶的来历之说,另有一则说法如下:
  碧霞元君:道教女仙,即“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俗称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神通广大,洞察人间善恶,庇佑众生,灵应九州,颇为灵验。还能使妇女生子,保佑儿童安康,经商、旅行、婚姻、疗病等,求之则应。
  传说碧霞元君,是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与妻金氏所生之女,名玉叶。相貌端庄,为人聪颖。三岁懂得人事,七岁即学道法,曾参拜西王母;十四岁时入泰山黄花洞修炼,三年修炼丹成。后被尊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碧霞元君信仰肇始于宋代,兴起于元明之际,到明代中叶形成民间信仰的高潮。陈圆明道长曾经修行于泰山碧霞祠,因感受碧霞元君的磅礴灵气,故修像请灵安奉祭祀于此。
  碧霞元君的圣诞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一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如今比较受大众接受的是农历三月十五日,为老奶奶的生日。


7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5:12:35
故事九,娘娘送子符,心诚显灵验
  前文介绍了一些泰山老奶奶的传说事迹,今天给大家讲讲泰山老奶奶对我们家的恩德,虽是寻常家事,但均源于真实,讲与大家听,只是为了表明泰山老奶奶的慈悲和灵验无比。
  故事还要从楼主的母亲讲起,那时母亲嫁给父亲时,与同村另外两家亲事是同一年,因此母亲和另两个新娘子颇觉得有缘,经常串个门聊聊家常,关系尚算融洽。
  婚后一两年间,三人前后每隔多久均怀孕了。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比较重,大家明里不说,其实也在暗暗比较。
  后来,她们两家都生了男孩,我妈生了我姐。母亲原本并不是好强的人,辛苦怪胎十月,生个女儿本来也很欢喜。但一心盼个孙子的奶奶失望之余,即使母亲犹在月子里,也没给好脸色看。送走接生婆后,抱来姐姐放在母亲枕边,冷声道,快点抱着你的大闺女吧!母亲听了一愣,立马意识到婆婆的不悦,但她也不好说什么。整个月子里,父亲常在外,于是母亲便独自照料孩子和自己,只是有时夜里偷偷垂泪罢了。
  后来姐姐渐渐长大,起初母亲抱着她去其他两家串门,对方言语中总会流露出自己添了男孩的优越感,久而久之,母亲也不愿再去了。
  第二年,父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泰山,回来时求了张泰山老奶奶的神像,同时怀里揣回来一张送子符。母亲原本不信这些,但神像既然请回了家,势必要好好服侍,于是便逢年过节,供奉上香不辍。
  那枚送子符,其实是一张长约一尺的红布条,上面写着“老奶奶送子孙”六个字。这字是由上一家生产男婴的产妇亲笔书写,然后送给下一家想要怀孕求子的夫妻手中,下一家如果求子成功,应该要将自己收到的求子符烧掉,重新由产妇书写一张,如此依次流转。

  母亲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想起周围人的冷眼,和其他两家的风凉话,心里暗自祷祝,祈求老奶奶显灵,悄悄将送子符叠好放于枕下。
  后来,母亲再次怀孕,那时有种说法,孕妇如果肚子有尖就是男娃,肚子扁圆就是女娃。
  两家中的一个,看到母亲后,就说“他婶子,我看你这次肚子扁圆,还得生个女孩!”母亲啐她一口,说道,“滚个熊,女孩也好!”自己回到家,不免也是担心,心里患得患失不提。
  临生前不满两月,母亲去镇上医院做检查,大夫突然对母亲说,你这个孩子是畸形,头太大!惹得母亲大哭一场,赶紧又跑到县医院检查,结果说孩子发育正常,只是头围已经成长到足月的大小,比普通孩子发育快罢了,真是虚惊一场~
  不久,母亲就诞下了我,生产时由于我脑袋大,母亲真是受了不少罪,那时在农村,产妇都是在家里生产,剪刀脸盆哪有消毒的,仅是拿热水涮一涮便用,好在泰山老奶奶护佑,我和母亲均平安度过。
  后来,等我一岁左右时,母亲抱着我出门,那会我能吃能睡,胖乎乎又白净,人见了都想逗一逗,那两家媳妇见到后,据母亲说表情颇有意味~
  
  1月初,得益于老奶奶的慈悲恩德,楼主的儿子顺利降生。联想到楼主姐姐的儿子、大爷家的孙子、另三位堂姐纷纷添子等等......家族、同乡受到老奶奶送子符恩惠的例子,不胜枚举。
  可见,泰山老奶奶香火绵延数千年,如今依然鼎盛如故,不是没有道理。


8楼  楼主    ccpp      2020-4-16 15:12:47
故事十,孩子是否惊吓,小米一问便知
  谈一个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惊吓的传统方法。
  老话有说,三岁前的婴幼儿,因卤门未合,先天之气尚未被世间污浊所沾染,因此灵性十足,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比如老人们经常指着某个孕妇的肚子,询问三岁前的孩童,肚子里是弟弟还是妹妹,此时孩子回答出的性别,往往十有八九是准的。
  但因为孩子太小,心智不齐,见到无法解释的事务,也会容易受到惊吓,因此经常会有给孩子喂过奶、换过尿片却仍旧夜里哭闹的情形。这时候,大家可以尝试如下方法去判断是否孩子是因为受到惊吓所致。
  说来很简单,就是取一个茶碗,盛满小米后用布盖住,单手扣住布头和碗底。在哭闹不休的孩子头部和四肢处轻轻研磨(不要碰到孩子娇嫩的皮肤),嘴里轻轻祷祝孩子名字。比如“XXX,回来了~”,如此反复几遍以后。
  如果孩子明显哭闹渐止,并且掀开布后,碗里的小米有一处形成月牙形的空缺,则可判定为孩子是受到未知惊吓所致。如果没有这种情形,那奶爸奶妈们就得看看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孩子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