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N件亲身经历,不信都难~  [转载]
ccpp      2023/2/3
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16-615455-1.shtml
原作:裸奔的机器猫
时间:2008-06-0922:58:20青海


  先申明~我的故事完全真实~因为这种事不好拿来开玩笑的~另外我的帖子不欢迎语言不文明的同志~马上奥运了,注意自己的素质都~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是没法解释的~你还是相信的好~
  我的小介绍:生在青藏高原;长在大漠敦煌;天子脚下念的大学;专业和职业是法律;目前仍然工作在西北。
  
  我的故事1:善有善报
  我父亲是石油工人,母亲一直没有工作,在她30多岁时就开始帮别人带孩子,第一次带孩子纯属偶然,是带我父亲的徒弟(以下简称徒弟)的孩子~徒弟是农民,和我父亲学习修车的手艺,但是一到农忙时就要回家种棉花。

  那年徒弟有了孩子~可是问题也出来了,到了拾棉花的季节棉田非常累,徒弟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于是就拜托我母亲帮他照看孩子(当然是没有报酬的),母亲是善良的人,最见不得人受罪,于是欣然接受了,反正自己除了做家务也没什么事,大概这样持续了3、4年,孩子也大了,徒弟也放弃了农活选择到县城开出租车,所以母亲就不再带他的孩子了。

  母亲在带那孩子时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带她(小女孩)下楼玩,别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她就有,因为我母亲也买给她。邻居们都夸母亲善良,而徒弟队里的人也惊叹我们把他家的农村孩子领的像城里娃一样,听到这些夸奖母亲就会很得意的笑~到现在母亲还经常跟我们提到她带过多少孩子~这些孩子有多健康聪明。

  上面说了那么多是想让大家先对我母亲和我家人有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是正题了:

  在我大学毕业后第一年,母亲又带了个孩子~孩子的父亲在保险公司工作,母亲做酒店客房经理~都属于那种超忙的职业,他们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尤其母亲,非常疼那孩子,老实讲,其实孩子父母每月给母亲的报酬还不够那孩子的花费呢~母亲又要带她去游乐场玩“淘气包”,又要给她买零食,其实大家都明白母亲带这孩子根本不是为了钱~母亲就喜欢孩子~但我和姐姐都没结婚,所以母亲想抱孙子抱不上(说来惭愧,我们做儿女的只顾自己,从不考虑老人的感受)。

  这个孩子的太太(就是她爷爷的母亲)8、9十岁了,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儿孙们给她的钱她几乎都上小雷音寺捐香火了。孩子的爷爷是她太太的大儿子,孩子也是老太太非常喜欢的重孙,老太太的儿子经常在老太太面前提到我们家人,说他的孙子多亏了我们家人才被照顾的那么好,老太太就有了到我家来看看的想法。一天,他儿子带他来我家,那年因为我在复习司法考试,所以也在家,老太太面庞非常慈祥,她一见母亲就夸说母亲是个善良的人,而且长了个福相(母亲体态丰腴)一定会有好报,当时大家当做客气话没太在意。当她听说我在考一个关乎前程命运的考试(司法考试)时,坚持要到我房间去念下经,我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她就在我房间诵了经,我是完全不懂的。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不久后,大概3个月吧,我们突然听到了老太太离世的消息,可是我们在她儿子的脸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哀伤的表情,而在听到她儿子对她离世前的一段描述后(我是听父母转述),脸上难过和惋惜也变成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发自内心的微笑,里面饱含对老人的尊重。

  她儿子说,老太太在离世的前几天突然提出要看看自己的儿孙,老太太有8、9个儿女,孙子和重孙多的没办法数,她一一看望了这些孩子,每看完一个都要说,我要走了,你们以后要好好过之类的话,再看完儿孙们后回到了大儿子那里(我母亲带的那孩子的爷爷),对大儿子说,“我的阳寿就快要到了”。说罢不久就离世了,听完这些故事,想到老太太在我房间诵过经(尽管我完全不懂)我就会感到非常踏实,感觉房间异常的温暖,我会很怀念老太太的。。。

  之后父亲去云南旅游,到一座庙宇去求签,一起旅游的人基本抽的都是下签,只有父亲抽到了上上签,签上的数字(不晓得是编号还是什么)是369,父亲把解签的签文给了我,我一直压在我书桌的玻璃下,那年我司法考试考了396分(360为合格分数,我的分数已经很不错了,学法律考过的朋友可能知道)。
评论




2楼  楼主    ccpp      2023/2/3 0:54:19
我的故事2:成河照相馆

  不知道各位网友有没有甘肃高台人,如果有那我这个故事就算班门弄斧了,因为关于这个照相馆您一定比我知道的多。接着讲我这个故事吧还是,如果有高台的朋友或知道这个照相馆相关故事的人可以补充后纠正。

  我母亲是甘肃高台人,这个故事是她讲给我听的。

  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红西路军和董振堂将军吧,董将军的红西路军西征时就是在高台全军覆没的,现在高台县的烈士陵园就是纪念红西路军将士的。高台县政府门前那棵大树,那棵苍凉的大树,那棵几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见证几十年前的那一幕幕惨剧,不知有多少红西路军的将士被马匪(马步方集团)绑在这棵大树上剖腹取心。据说马匪处置红军将士都是用马刀剁脑袋,刺胸膛,除了少数女红军(生不如死)活下来外,其他全部被处死,那天高台县处死红军将士的地方血流成河,所以老高台人都把那地方称为成河。

  后来新中国,新政府成立了~那段历史已经逐渐被人忘记,70年代在当年的成河政府开了个照相馆(那时候什么都是国有的),那个照相馆最终因为频发怪事关门了。下面给大家讲一个诸多怪事中的一件,由于我母亲非常了解,所以我认为可信。

  母亲是XX大队(地名不表,见谅)的,当时她一个队有一个女孩A,比母亲大几岁。A在县城认识了一个男孩子,两人关系发展很快(当时和现在不一样,男女拉个手就很出格了),于是A决定去成河照相馆照个合影相,听到要照相男孩表现的很为难,但是拗不过,就同意去照~不想照相那天男孩带着口罩去照相,A很生气,但他说什么也不摘口罩,后来在A的反复要求下,男孩沉着脸不高兴的照完了这张相,之后就匆匆走了,虽然A觉得男朋友的表现很奇怪但也没太在意,此后几天A一直没找到男孩。到取照片的日子就自己去了,去拿照片时照相馆的工作人员脸色很难看,让A看照片前做好心里准备,A不解地拿起照片,看见照片上她旁边那个小伙子,那个穿绿仿军装,带绿仿军帽(当时风行的打扮)的小伙子时,瞬间崩溃了,因为在那帽子和那衣服领口之间,根本没有脑袋。

  之后晕倒的A被父母接回了家,据母亲说~A回到家后就精神恍惚,经常坐在街门(即大门,我们那的方言)前的小树沟旁自言自语。一个下午,A和往常一样坐在那里自言自语,突然她好像看见了什么,然后就大把抓起树沟里的土往嘴里填,直到死去!


3楼  楼主    ccpp      2023/2/3 0:54:38
我的故事3:母爱无边

  这个故事是关于我舅舅的,我舅舅在家行二,是我母亲的哥哥,也是我外爷和外奶唯一的儿子,高台县XX大队农民,一老实本分,是典型的中国式农民。

  在我念初中时,我的外奶因心脏病去世了,走的很安详,没有受什么痛苦,突然离世,晚上走的,下午还在和邻居闲聊,母亲奔丧回来跟我说(因为我正在念书,所以没去参加外奶的葬礼)外奶躺在灵柩中就像睡着了一样,非常安详。母亲的性格其实非常像外奶,按外人的话说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相、性格都很接近,她们都见不得别人受罪。

  我猜想外奶离世后最放心不下的应该就是已经四十多岁的舅舅了,舅舅老实的有时候让人都有想“骂”他的冲动,吃多大亏都闷不吭声,除了见了孩子就逗着玩(他也非常喜欢小孩子)外,舅舅平时基本没什么话,外奶很担心他这中性格会吃亏,于是我猜想外奶在离世后也一直在保佑着他。

  有一次邻居突然找我舅舅去,说他老婆(我外奶生前经常一起聊天的人)被我外奶入了七窍。(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按我们当地发音叫入七窍,具体怎么写我也不是很清楚,知道的西北人请指正。入七窍的大概意思就是亡者附了生者的身,向自己的亲人表达想说的话),舅舅赶到后发现邻居已被我外奶入了七窍,她的说话语调,习惯,口气和外奶完全一样,在进行了一番交待和叮嘱后,“外奶”突然对舅舅说:“你以后赶车小心点,那天我要不把车给你抽住你就叫皮车碾死了。”其他人(包括舅母)听到都很诧异,只有舅舅连连称是。入完七窍后在大家的追问下舅舅才道出一段他没跟任何人说起的事故。。。

  那天舅舅正赶着皮车(就是马拉的那种大车)回家,皮车上拉着几百斤的东西,由于皮车有点快,所以在轧上一块石头时狠狠颠了一下,而舅舅则因为没坐稳被颠了下去,整个人横在车轮前,皮车轮子从他的肚子上碾了过去,奇怪的是,舅舅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要知道几百斤的重压集中在那么细的轮子上从一个毫无防备的人身体最软的部分碾过,那人竟然没事,但事实的确如此。当时舅舅也很奇怪,但因为没什么事,所以掸了掸身上的土就继续赶车回家了,再也没提这件事,没想到居然是自己的母亲暗中保护。最后舅舅笑着(眼中含着泪水)说:“哎,这么老了还要妈操心!”

  听母亲说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母爱是如此伟大,尽管她离开了你也会保佑你。


4楼  楼主    ccpp      2023/2/3 0:55:08
我的故事4:孤儿你不孤独,我们在你身边

  讲了3个关于母亲的故事,现在讲个父亲的故事,父亲是兰州山里人,甘肃人可能都知道,永登的山沟穷到喝水都要喝窖水(即雨天扫进去存起来的水),父亲生于1954年(大约,因为大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哪年生的,更不用说具体日子了),在他5、6岁时赶上了中国那场最最恐怖的饥荒年,那个年代饿死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当然兰州山里那穷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很快,我的爷爷奶奶就因为饥饿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父亲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何时离世,他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长什么样都没有印象,我则只能靠猜测,根据自己和姐姐还有父亲长相猜测我的爷爷奶奶长什么样,在我爷爷奶奶(他们可能根本无法想像能有我这样一个健康的孙子)离世后,父亲和大伯(父亲的哥哥)一起乞讨,拣东西吃,据父亲描述,大伯可能比他大4、5岁,如果父亲当时6岁的话,那他就是11岁左右,正是能吃的年龄,但因为自己是哥哥,不忍心自己的弟弟挨饿(对不起,写到这里时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泪水),所以将讨来的,捡来的东西给了我的父亲,所以父亲活了下来,而大伯则同样因为饥饿离开了这个世界。

  接下来我父亲彻底成了孤儿,没有人管的孤儿,如果故事这样发展,那我父亲的结局当然也是孤独的离开世界,但是,故事没有向这个轨迹走,如果那样也就没有我在这里把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我父亲当时顽强的活了下来,并流浪到了另外一个区(红古区,兰州的朋友知道),一个B姓的大队书记收留了我父亲,并决定由本队家庭条件最好(相对的)一家人收养了他,从此父亲终于能吃饱肚子了,而且还念了5年小学,人生迈向了新的轨迹。在父亲成年后,收养他的那家的奶奶(我叫她老太)决定给父亲盖房子说媳妇。但是父亲没有留下来,而是去当了兵,有一年当兵回来,他将自己攒下的所有补贴50元钱(那时候的50元啊,不得了)全给了后来曾被批成“反、右、坏”的老大队书记,老书记哭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父亲复员了,由于在部队立过三等功,所以没像其他人一样再回到农村,而是到某油田当了石油工人,大队的人都说父亲是修来的福,父亲只是笑,却不说话。

  无巧不成书,但这么巧的事情偏偏在父亲的人生中出现了。。。

  那年我念初一。一个夏天的晚上,父亲和母亲与往常一样出去散布,路过一个考羊肉串的摊子,父亲和母亲决定吃点,正在烤时母亲突然对父亲说,我去把LHF和LHL(我和姐姐)也叫来一起吃吧,父亲正欲回答,烤羊肉的突然用兰州话问:“你们也姓L啊?而且听老师傅说话也像兰州人”(我们的姓百家姓里比较少,所以遇到同姓的大家都爱问一下)。父亲这时也起了兴趣,就说:“对啊,我原来是永登的,后来……”。“什么?永登的?你叫什么名字”,烤羊肉的打断父亲。

  “我叫LXR”父亲说。
  “啊?我爸叫LTR”那人惊讶道“你是XX乡的吧”!

  我可以想像当时父亲的表情,原来那人竟然是我父亲的本家(就是一个大队同姓人)侄子,父亲对自己的身世完全不知道,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族原来是个如此大的家族。

  但是此后父亲了解全情后心态有点怪怪的,我们也不敢问,因为父亲性格比较内向。还是母亲跟我们说父亲对当时本家人不接济他们,最终却是外姓人收养他很有看法,所以今后的很多年父亲都从来没去看过那些将他置之不顾的本家人。

  直到我高考那年,以全省第八十七名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后,这个消息被传到了本家大队,本家了解全部来龙去脉后都很震惊同时很后悔,要求我父亲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续家谱,父亲最终才决定去。去了还根据老辈人的指认去上了父母和哥哥的坟。
  回来后父亲一直向我和姐姐隐瞒了他上坟时的一件事情,很多年后母亲才告诉我们。

  上坟那天天气非常晴朗,就在上完坟后突然坟间起了3股旋风,就在原地吹着,一直持续了很久,陪父亲一起去的人都很惊诧,当场跪下磕头(因为这件事还闹出了很不好的一个事情,当然只是大家的猜测和议论,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发生的那件更加离奇的事情我就不说了)。

  没错,任何人都是人生的,这个世界没有孤儿。记住,血浓于水,也许你生来就未与父母谋面,不要抱怨自己是个没人管的孤儿,你并不孤独,因为逝去的亲人永远不会抛弃你!


5楼  楼主    ccpp      2023/2/3 0:55:52
故事5:与灵异无关,也与我无关

  如题,这个故事与灵异无关,也与我无关,但是从听到开始就一直感动着我。。希望大家能喜欢

  这个故事是父亲讲给我的。。。

  父亲有个朋友(一下简称A),家在张掖市周边的农村,农村一般院子里都样条狗来看家护院,A也不例外,但和别人不太一样,一般农村都养土狗,只有A抱了条小狼狗回来养,当初刚抱这条小狼狗时,它出生才个把月,没事总喜欢往人怀里钻,A10岁的儿子非常喜欢这条狗,因为他憨憨的总是摔倒,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熊熊”。

  熊熊长的很快,一年多就从一个小家伙变成了一条强壮的大狼狗,A的儿子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院子里和熊熊嬉戏一番。当然日子很平静,并没有故事书中的那些义犬勇救主人之类的故事,熊熊就普通的像A家的成员一样年复一年的过着,直到A的儿子18岁那年,熊熊也8岁了~在狗中算是“老年人”了,它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活泼,而是经常趴在大门口懒懒得晒太阳。

  A的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拿到通知书那天A特地放了挂鞭炮,摆了桌酒宴请乡亲,而熊熊似乎也知道小主人有喜事似的显得比以往都要精神。

  就在庆祝一番后,一个难题摆在了A的面前,作为一个普通的西北农民,他将如何支付儿子每年5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老实讲,在过去的几年中,熊熊的确给A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因为普通的土狗每天喂面条就能养活,但熊熊是狼狗,一点荤腥不占是不可能的,而且因为它已经老去,看家护院基本指靠不上了,所以A和妻子在考虑换掉熊熊,去弄条更好养活的年轻土狗回家,也算节省一笔开支(虽然这笔节省比起学费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他们的计划是瞒着儿子进行的。

  把熊熊卖了显然不行,因为这种老狗买它的人动机一定是为了吃狗肉(我恨这些人),A夫妇是肯定不能忍受自己的老伙计被人吃掉,于是决定扔了它,让它变成野狗。计划商定两口子很快就付诸实施了,他们在某天儿子出去玩时蒙住熊熊的头,开拖拉机把它拉到了城另一头的一个垃圾场附近就迅速离开了~路上A和妻子都哭了。

  晚上,玩了一天的儿子回家发现熊熊不在了,问父母他们都默不作声,儿子一下明白了怎么回事,哭着推起自行车就往外跑~说是找不到熊熊坚决不回家,A夫妇了解儿子的性格,没做阻拦。就呆呆的坐在炕上等,一直到后半夜儿子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他的眼睛早已红肿的不成样子了,父母关切的叫他去吃饭,他头也没抬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第二天一天也没出门,父母急的团团转,可儿子连饭也不吃一口,只是爬在窗口望着院子静静发呆。。。

  下午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奔进了院子,儿子兴奋地喊着跑了出去“熊熊,熊熊。”那天儿子抱着熊熊的头哭了好久,熊熊乖巧地趴在小主人身边享受着这熟悉的抚摸,它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1个多月过去了,儿子该去外地上大学了,他担心自己走了父母还会再次扔掉熊熊。正如他所担心的,A夫妇的确再次这样做了,而且扔了不止一次,但每次过2、3天熊熊都会自己找回来,每次看见老狗拖着疲惫的身躯跑回院子A都会叹着气说“老伙计,我实在没法养活你,难道你不明白吗”。

  终于有一天,A听说自己的一个朋友要拉批货去兰州,因此让朋友把熊熊带上,在兰州附近找个垃圾场把它放掉,朋友完全明白A的想法,他照做了。

  兰州离张掖可是数百公里的路程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地图)A想,这次恐怕熊熊再也回不来了。事实正如他所料,朋友在将车开到兰州后,随便找了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就把熊熊抛弃了。不久朋友送完货回来了,看到熊熊没跟着回来A才算出了口气~总算扔出去了,但是想到8年的一幕幕,已显苍老的A又没忍住老泪纵横,他开始后悔,其实狗能吃掉他多少东西呢?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就不能让老伙计在自己家里安心度过晚年吗?至于儿子的学费,真的就差老伙计吃的那几块骨头吗?他越想越难受,开始抱怨自己的妻子出了这么个馊主意,可再想想自己不也是这馊主意的创造者吗?

  A多想找回熊熊~可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因为它走的那样遥远,说不定已经饿死在野外了,它那么老,而且在家饭来张口已经习惯了,一定抢不过那些年轻的野狗。

  日子还要继续,这样平淡的过了半个多月,虽然看着空荡荡的院子A还是会时常伤感,但日子久了就逐渐习惯了。吃过晚饭,A两口子准备上炕睡觉了,明天还有农活,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大门发出了西西梭梭的声音,好像什么东西在挠,“不好,招贼了,去把铁锹拿来,我去看看”A对妻子说。“那你小心点,妻子显得有些恐惧”。

  A拖着铁锹轻轻走到门旁,侧耳一听,那声音断断续续还在,他猛的一把拉开门,挥起铁锹,可就在此时面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原来门口趴着一条奄奄一息的老狗,它爪子早已血肉模糊,显然是经过了长途跋涉,A和妻子痛哭着把熊熊抱进了院子,那天他们一夜没睡,就这样静静地陪着老伙计。

  不知是什么力量驱使熊熊向着主人的方向跑了几百公里,直到自己的爪子跑烂,从此A一家人真的把熊熊当成了自己家的一员,一直到熊熊安详的度过晚年。。。

  无论你养狗的目的是什么,但只要狗认定你是他的主人,就会一生忠诚于你,他为你会放弃一切,包括生命。

  最后劝那些靠狗肉赚钱和嗜吃狗肉的朋友,请不要这样对人类的忠实的伙伴!


6楼  楼主    ccpp      2023/2/3 0:56:11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回复和支持,一个人不可能有太多故事,尤其是奇异的故事,我努力从记忆里翻出那些不寻常的故事,但实在不多了,所以如果我再坚持写和自己有关的事,那就是编造了。但是因为大家支持所以我决定写些我听到的故事。
  最近一个礼拜要去面试某法院的执行法官,所以可能没什么时间了。先给大家介绍个敦煌的旅游景点吧~
  南湖渥洼池,着重介绍下:一个被大家忽视了的美丽的地方,一般人到敦煌旅游都是草草地转一圈莫高窟和月牙泉,而由于南湖离市区比较远,也没什么名气,所以很少有人去,其实作为一个在敦煌长大的孩子,我认为那里才是敦煌最美的地方,背后是沙,面前是湖,湖的尽头是美草原,草原连着天,你分不清哪些是云,哪些是羊群。
  我去渥洼池是因为父亲转到二线后父亲带我去的,那里离他的工作单位比较近~如果有时间旅游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哦,说实话,出门在外的我现在还很怀念那里哦~


7楼  楼主    ccpp      2023/2/3 0:56:39
故事6:姨夫,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今后的故事可能有加工润色,但基本是根据发生过的事情改编的)
  
  故事发生在西北的农村,母亲的家乡。
  村头第二家住着一对很精明的夫妇——A和他的妻子B,队里其他农民都比较憨傻,地里的活干完就回家睡觉,日复一日,似乎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而孟A两口子却很勤快,干完农活后总想着再做点小买卖之类的赚些钱,最开始两口子是从城里批发些小生活用品,由A骑三轮车到各个大队转着卖,由于当时交通不太便利,进一趟城很麻烦,所以A的东西很受欢迎,所以他也赚到了一些钱,日子比别家过的富足些,但老实讲因为卖的都是小东西,所以也并不是很富裕。可是A夫妇却发现做生意的确要比种地划算的多,因此他们决定放弃农活专门做生意,两口子有点本钱,买了个四轮子拖拉机,把自己家院子装点成了个小门市部,到各个队上把农民家吃不掉的水果(主要是梨)以极低的价格收来(因为吃不完,放着也是个烂),然后到城里处理给出售水果商贩,赚到点钱后再到批发市场去进点小商品放到自己的门市部卖~这样过了几年(改革开放初期),A夫妇竟然成了小万元户,盖起了自家小楼,附近居民无不羡慕,但让他们学,恐怕是一没胆量,二没那个脑子,毕竟生意不是谁都能做的。

  A夫妇有个儿子,是独子,因为一胎就生了儿子所以两口子就做了节育手术。A夫妇非常宠爱独子,望子成龙心切,所以给儿子起名字叫龙龙。

  龙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家庭条件好所以整天吃喝玩乐,相反他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秀,品行也不错所以在队里口碑非常好,乡亲都说A夫妇命好,实际上人家付出了努力,而且家教也很严。

  龙龙平时活泼好动,男孩子都喜欢和他玩,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小外号叫“龙八仙”,不过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我也搞不太明白。
  A的妻子B有个妹妹,妹妹的婆家是城里人,但妹夫SB却很不争气,在单位不好好上班,整天游手好闲混日子,但毕竟是城里的工人,所以家庭条件也不错。然而,由于B的妹夫终日如此,最后还是惹了祸,他在单位库房聚众赌博被群众举报,单位研究决定后将其一干人等都开除了,从此SB没有了工作彻底变成了社会渣子,他恶习不改,还是经常和一群狐朋狗友去赌博,家里那点资产不就输了个精光,只靠B的妹妹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难以度日,更别说满足他赌博的恶习了。

  此时SB想到了内姐A夫妇,他们两口子可是万元户啊,接济一下我应该不是问题的,于是SB忝着脸跑到姐夫家去借钱,说是做生意缺本钱,A太了解这个妹夫了,知道他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拿了钱肯定又是去赌,于是他建议SB到他这里帮忙打点生意,跟他多学学,他则没月给SB开点工资。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机会,A也算仁至义尽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结果SB非但不领情反而破口大骂,说什么我城里人给你这种乡巴佬打工之类的话,性如烈火的A受不了这种侮辱,将SB轰出了自家大门。

  SB受了窝囊后不但没有反省,反倒认为是姐夫对不起他,所以产生了报复的念头,那天他喝了点酒,揣了把很锋利的小匕首奔A家去了,路上突然遇到A的儿子龙龙,当时龙龙11岁左右,正好是放学回来,他并不知道姨夫被单位开除的事,更不知道姨夫曾和父亲起过冲突,他看见SB后礼貌性的问:姨夫这么早就下班了啊?

  这一句话让喝了酒的SB大为光火,心想,连你儿子也敢侮辱我,一不做,二不休,先把你儿子干掉,于是假意说:龙龙你来看姨夫拿的什么东西,龙龙刚靠近他就被他一把拽过来,从怀里掏出匕首顺势抹在龙龙的脖子上,可怜的孩子,才刚刚11岁,一瞬间,不知道他的眼神是恐惧,还是迷茫,他捂着自己的脖子用尽最后的力气挣脱开SB的魔掌往前跑,鲜血却顺着脖子汩汩外涌,他想要喊,但是却喊不出来,只是拼命的跑,他能从罪恶的SB手中挣脱却无法从死神手中挣脱,跑了大约20米,他真的没有力气了,扭过身子,一手捂着脖子,一手指着SB,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解的迷茫,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是他永远也说不出来了,因为他在做完短暂的人生中最后一个动作后就倒下了。

  当时SB也傻眼了,呆站着不动,很快就被路过的村民们扭送到了公安机关(当时人的觉悟和现在不一样)。

  毫无疑问,SB被判处了死刑,A则迷失在了丧子的无限痛苦中,妻子B疯了,看见半大的孩子就叫龙龙,现在不知是否还在人世。
  执行死刑有个规矩,那就是死刑犯的家属在行刑的前一天可以去探望。于是在前一天,SB的妻子,也就是B的妹妹,带着SB的女儿(前面没有交代,SB是有个小女儿的,但是大概7岁左右)去探望他,隔着铁栅栏,SB想要再次抚摸一下自己的女儿,但这是不允许的,一家三口都没有说话,只是相视而望。

  正在此时,SB的小女儿突然好像绊了一下似的坐倒在地,孩子母亲正准备去拉女儿,她却自己站起来了。小女孩低着头,一只手拿起手心向内的捂住脖子,另一只手抬起来指着自己的父亲缓缓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了SB熟悉的那种恐惧和迷茫,突然女孩开口说话了,但那完全是男孩子的声音:姨夫,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说罢就晕倒了,后来到医院输了氧缓过来了~

  至于当时SB的反应想必不用我赘述大家也能猜到几分。只是当时传说第二天根本没去刑场枪毙,因为前一天SB就已经死了,死因好像是心肌梗塞!